烤火房的歡迎儀式完成後,下午的部落巡禮啟程。車子將我們載到一處根本沒有人煙、房子的地方,只見幾根長長的電線還是電纜由高處延伸至對山的山谷。

流籠遺址-1.jpg 
£¤ 以前新光部落&司馬庫斯部落之間,流籠遺址
流籠遺址-2.jpg 
£¤ 由新光部落眺望對面山腰上的 "司馬庫斯"部落
對山的司馬庫斯-1.jpg

哈!我看到了,對山有一個部落,那是我在92年曾去過的「司馬庫斯」,是台灣最後一處通電力的村子,當時我在那裏的眺望台,也望向對山「新光部落」,就是我們現在站的地方。你知道這種感覺挺溫馨的,真的有股暖流在心窩裏轉,似乎當年的「司馬庫斯」的神木之旅,直至今日才算畫了一個完整的句點。

不過現在站在這兒不光是為了眺望「司馬庫斯」,而是這個地方曾是架設流籠之處,原本流籠的粗線已換成通電力之用的纜線了。

在「司馬庫斯」還沒有通道路以前,當地居民要到對山的這裏,得走上很久的路,要先下到很深的山谷下,再千辛萬苦往上爬到「新光」部落這裏,實在非常不方便。大家看熟女我相隔數年拍的照片,由「司馬庫斯」眺望「新光部落」,或是現在由「新光部落」看「司馬庫斯」,距離不遠,連房子都看得清楚,但是光是開車來往兩地就要花費不少時間,更何況以前「司馬庫斯」沒電沒馬路的時代。

流籠遺址,對山的司馬庫司.jpg 
£ 由 "新光" 部落眺望對面的 "司馬庫斯"
¤ 這張是由 "司馬庫斯" 眺望對面的 "新光" 部落,有看到山與山之間的纜線嗎?

由司馬庫斯眺望新光部落.jpg

沒電、沒馬路的時代,不能光靠徒步行走解決運輸和交通,後來在這個點架設了流籠,要到平地、上學、運送物資都靠流籠,雖然坐起來很恐佈,但實在方便多了。

直到後來出了事,有人困在流籠三天才被救下來,流籠被廢除,往司馬庫斯的山路被整理出來,再加上台電也架設電線到村子裏,台灣最後一個沒有電燈的村子終於亮了日光燈。

往「司馬庫斯」的那條路熟女走過,真的比到「新光、鎮西堡」的路還要崎嶇難行,但流籠的那段歲月,我卻是現在才聽到泰雅族人的娓娓道來。

新光這裏是斯馬庫斯,此斯非彼司.jpg 
£ 新光部落的門牌,制式門牌上寫的不是 "新光",而是 "馬庫斯"
¤ 新光部落族人自製的門牌,是不是很有特色呢!

新光可愛的門牌-1.jpg 
¤ 這是 "馬庫斯" 民居的門牌,太有特色啦!和新光部落的風格不同喲!
司馬庫斯的門牌-2.jpg

接著,我們續往「新光部落」。「新光、鎮西堡」都是部落名稱,和山谷下的可愛小學「秀巒國小」都屬於新竹尖石鄉的秀巒村,深山裏的一個村真的好大呀!

我們來到山上最熱鬧的地方,這裏就是「新光」部落;而我們中午吃飯、歡迎儀式的烤火房那裏叫「鎮西堡」,兩個地方很近很近,不到十分鐘就到,這在山區裏就叫〝我家隔壁〞啦!嘻!

達力長老帶我們至新光,來趟部落巡禮。長老說,「新光」之名,是因為每天日出的陽光照在新竹縣的第一個地方就是這裏,這裏能看到新竹縣的第一道日出之光,所以是〝新竹之光〞,新竹的第一道日光。我們所稱的「新光部落」,在當地人只有國小和派出所叫「新光國小、新光派出所」,其他的地址,包括身份證都寫為「斯馬庫斯」,和對山的「司馬庫斯」音相同,但第一個字的寫法不同哦!

不論是新光部落的「斯馬庫斯」或對山的「司馬庫斯」,均為泰雅母語的音譯,用泰雅族語唸的音,當地人都能完全辨別,此斯非彼司;而我們來過一回,現在也都分得很清楚囉!

¤ 由新光部落眺望司馬庫斯/流籠遺址.
當地人說這座山像一個仰躺著的人臉,您有看出來嗎?眉骨/鼻樑/嘴/下巴都很清楚哩!

流籠遺址-這座山有沒有像仰躺的人臉呢.jpg 對山的司馬庫斯-2.jpg
£¤ 由新光部落眺望對山的司馬庫斯部落,房子很清楚呢!
對山的司馬庫斯-3.jpg
¤ 流籠遺址旁的電線桿:新光高幹,不錯聽哦!
好玩的電線桿標誌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