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東台11線旅遊,通常以海岸線沿路景點為串連,不妨穿插海岸山脈的山景之旅,一口氣網羅山海天之美。
成功鎮南端的遊客服務中心旁,為"馬武窟溪(馬武溪)"注入太平洋的河口,亦為東河鄉與成功鎮界線。
▼ 白色雕塑處為成功鎮南端服務中心,
紅橋為 台11線橫跨馬武窟溪的 東河橋,
橋邊往山區走,即為台23線,往泰源幽谷
遊客服中心,轉彎循馬武窟溪走台23線,為 "東河橋遊憩區";沿路可參訪 "登仙橋休憩區"、知名的 "泰源幽谷" 。
▼ 登仙橋仙憩區
"登仙橋休憩區" 所在,為馬武窟溪切穿海岸山脈而形成的峽谷地貌,"昇仙峽" 為日治時期的峽谷名稱,登仙橋舊橋則名為 "昇仙橋"。
▼ 登仙橋舊橋
現在遊人行走、較低的登仙橋,乃為舊橋。初始為民國18年日本人所搭的鐵索吊橋;民國42年改造為水泥橋。目前所見的紅色拱橋,則為民國80年再度改建。
▼ 登仙橋新橋
台23線車輛行走於"登仙橋休憩區"的大橋為新橋,若想窺探新橋樣貌,行走於舊橋則一覽無遺。
新橋與峽谷相襯的味道未若舊橋,惟它的責任在於交通運輸的角色;舊橋也因為新橋的存在而更顯其迷人的因子,所以說新舊雙橋相互彰顯呀!
▼ 登仙橋新橋
新橋的路邊有腹地,開車朋友停在路邊空地即可,假日可見3、4攤餐車,多販售在地水果農產。其中一車在賣現煮咖啡,當時熟女很想買一杯現煮咖啡,倚靠橋邊欄杆欣賞美景,不過一小時前才剛喝完咖啡,只好作罷。
▼ 馬武窟溪峽谷地貌
▼ 登仙橋舊橋
新舊二座橋是遊人的動線,橫跨 "馬武窟溪" 深深的峽谷,峽谷地形氣勢磅礡,青山壯麗。
俯瞰峽谷下的溪流,與四周環繞的青山呈現不同的碧綠,少了城市的喧囂,偶而遊人的三言二語,很是愜意的時光。
▼ 觀景台
來到 "登仙橋休憩區" 有二大活動方式,一為行走於新舊二座登仙橋,環繞一週,欣賞巧奪天工的峽谷風景;二為觀察台灣彌猴。
此處台灣彌猴成群結伴狀況不明顯,不像高雄壽山的彌猴那麼會搶東西。熟女造訪時所見的彌猴,沒有和人類互動,單純地爬樹、坐在橋邊欄杆,或者欄杆上走動。
保持耐心,很容易拍到彌猴身影唷!甚至拍合照難度也不高,但拍照勿觸摸,亦請保持一些距離。熟女和彌猴自拍、錄影,牠也乖乖地東張西望沒理我,呵!
熟女曾在網路上看到登仙橋的台灣彌猴也會向遊人索討食物或爭食,我造訪時完全沒看到這類情形,或許那時非彌猴的用餐時段;或者是遊人已知純欣賞最佳,讓牠們養成自行覓食的習慣,於山林間樂陶陶。
登仙橋休憩區,欣賞峽谷景觀、尋找彌猴的行蹤,建議遊覽時間約半小時,因為可近距離觀察野生動物,也很適合帶小朋友來。
記得事先叮嚀孩童,勿餵食、勿追逐、勿挑釁、勿觸摸,畢竟野生動物的野性何時暴走不知。保持人猴互不干擾的互動模式,也是育教於樂、觀察生態、自然地貌的良機。
登仙橋休憩區
地址:臺東縣東河鄉東富公路
台11線於成功鎮南端遊客服務中心,轉彎走台23線
電話 089-841520
戶外空間,24小時開放
無公廁
無停車場,直接停路邊非紅線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