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遇見騎單車還有專人導覽的,年輕、稱不上帥氣、表情始終有些嚴肅的導覽員,一開口不到半分鐘就顛覆了彼此的距離感,也是我至今看過最可愛、最風趣的導覽員,呵!
「龍田村」這個河谷與群山環繞的平野,實在是個好地方。想悠遊地親近「台東鹿野.龍田村」,騎單車絕對是最佳的選擇,讓我們兩腳踩兩輪,跟著風趣可愛的導覽員遊覽一圈龍田村吧!
將近二小時的龍田村單車之旅,我們參觀了龍田國小及日式建築,打竹筒炮、認識鳳棃與香蕉。更參加了〝躺馬路體驗〞,躺在綠色隧道的柏油路面,不怕往來車輛,用不同的視線和角度去看、去聽我們原來習以為常的世界,這真是一趟奇妙的體驗。行程很豐富,跨篇分享吧!
台鐵郵輪列車南迴秘境二日之旅第二天早上的行程,完全以「台東鹿野.龍田村」為軸心,我們先去一家腳踏車出租店〝阿度的店〞挑車。以〝阿度的店〞為起點與終點,以騎腳車加定點停車導覽方式,非常輕鬆地體驗這趟奇特的單車之行。
熟女十年前曾開車經過「鹿野鄉」,還是因為看到脫線先生的養雞場才對這個地方稍稍注意,不過也沒下車;後來對鹿野有些些認識,乃拜「鹿野高台」的飛行傘之賜,才激起了我的好奇心,我想能在此推廣飛行傘,非有相當地形之便,不管怎麼在網路上看圖片,都不如自己親眼一見。而我們的龍田村體驗之旅,不但會騎車到飛行傘降落的美麗草皮,也會上山到飛行起點眺望鹿野鄉,十分令人期待。
「鹿野鄉」位處台東縱谷鹿野溪等三條溪之沖積扇,週圍被中央山脈、都蘭山等群山圍繞,地勢十分平坦,土質為砂礫型鬆軟土壤,而且水源無虞,在清朝時期已被譽為台東第一大平原。後來日據時代更為日本人選定為移民村,只是後來戰敗,移民村計劃未能真正長久實現,但也道出此地無論氣候、景緻、物產之突出,始能獲得日人青睞。
現在來到龍田村,首先會被它棋盤式的街道給吸引,再來是整齊又乾淨的馬路旁,一畝畝的鳳棃、釋迦、香蕉、茶樹、生薑……等農田,以及一排排的小葉覽仁樹、台灣欒樹、檳榔樹與黑板樹等行道樹,加上很少很少的車輛與人潮,幾乎沒有什麼紅綠燈,騎起單車來,真是愜意極了!來到台東,騎單車真的是最棒的行程安排呀!
體驗龍田村的田園與村舍之美,經過無數的果園後,我們抵達一處小農舍,屋牆彩繪著大黃色鳳棃、花生、群鹿,還有一群人在打竹筒炮。吔!沒錯,我們真的要來打竹筒炮。
只不過,竹筒炮與龍田村有何關係呢?經由風趣可愛的導覽員解說,原來與農產有極大關係。當地的農產採收後,要經過長途的運輸送到消費地,以香蕉來說,採收下來時還是綠綠的一大串,尚未成熟。香蕉放在車子運輪過程,將竹筒炮使用的電石和香蕉放在一起,電石能產生熱量催熟果實,等送到消費地時,差不多熟到可以吃了。
雖然水果自然熟成最天然,藉助外力催熟總是沒那麼好,但農產品需要運輸的流程,總不成等水果成熟了才摘下來,這樣等送到我們手中早就爛掉了,所以水果未熟時採收,再運送過程中使用電石催熟。
£¤ 打竹筒炮
£¤ 竹筒的小洞先丟進電石,再噴一些煤油
一手摀住耳朵,點火棒置於洞口
放炮完成!
電石除了催熟作用,它迅速產生熱能的特性也被以前的人廣加利用,利如點火。我們今天要來玩竹筒炮,使用的材料就是電石、媒油、竹子。我們暱稱竹筒炮為〝民間的皇家禮炮〞,到底竹筒炮能不能迎賓十二響呢?大家一起來放炮吧!
一排長高過人的竹筒排排站,如果排十二隻,理當能達成禮炮十二響。竹筒的中下方挖有一小孔,導覽員示範將數顆電石丟入竹筒的小孔中,再迅速噴入一些煤油,然後點燃點火棒,當點火棒靠近竹筒的洞口,禮炮鳴響,禮成!哈!
熟女當然不放過親自放炮的機會,我也跑到前面,來一場震憾教育的洗禮。
放完炮後,大家來吃正值盛產期的鳳棃。一邊吃當地的〝金鑽鳳棃〞,同時來認識怎麼挑選鳳棃,這可是相當實用的知識哦!原來鳳棃為一年一收成,第一年與第二年長出的果實,因植株本身也年年長大,受重度也不同,所以如果買的是連著果桿的鳳棃,可依果桿的粗細及其植株連接處的彎曲程度,推測為第幾年生的鳳棃;也能依果實表面的果目密度與大小變化去推測;若是行家則通常直接以手指彈打果實,聽聲判定。
打完炮、吃完鳳棃,還有一半的行程等待我們的兩輪迴圈。幾乎不重覆的路線,穿梭龍田社區棋盤式的道路,涼風陣陣與連綿綠意令人舒爽;有大半的路段受行道樹綠蔭庇護,沒擦防曬霜的熟女也能放心踩輪子。
日本人做事謹慎細心,數十年前會選擇龍田村為移民地,絕對有其充足的理由。現在的龍田村,依舊保有受移民村青睞的利多,甚至有著更細膩的規畫,而且不會與這片川河田野格格不入。
迎風、自在,是熟女在龍田村單車小旅行的心情寫意。
~熟女小梅子的〝郵輪列車.台東精采二日遊〞系列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