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「小野柳」不遠的地方,懸崖似的海岸高台上,是一大片狹長的草原,空曠的草皮上很有漂流木組成的裝置藝術;高台下的海邊,也有著奇特的岩石和地質現象──這裏是「加路蘭」。
雖然「加路蘭」與「小野柳」相距不遠,才不到十分鐘左右路程,但整個海濱地景大異其趣。海岸邊的岩石也因風化與侵蝕,而產生了特殊的奇岩怪石,不過規模與岩狀幾乎不同。除了奇石之外,光是因地形的高低造就的景緻,完全像相隔好遠的兩個你天我地呀!
來到「加路蘭」,熟女小梅子建議以〝尋寶〞的心境,來一趟海濱探險。大家一塊兒來看看熟女在海邊尋了哪些寶呢?
高地草原&漂流木藝術~
平坦的草原、懸崖、海岸,這三種地形好像不是哥兒們,但在「加路蘭」它們全湊在一塊兒。
「加路蘭」是海岸山脈緊臨海邊的一處高地,高地算得上平坦而頗為寬廣,曾經是空軍建設志航基地機場堆放廢土的地方,經由東管處整地與廣被青草,再加上注重環境的保養與美化,來到台東市的朋友多半順道一遊「加路蘭遊憩區」。
即為高地,視野通常有著優勢,而這大片的青青草地更令人舒暢無比。草地沿著海岸線延伸,可以走一大段路,吹著海風,髮亂卻心不亂。
£¤ 加路蘭:以漂流木組成的裝置藝術
這是很受歡迎的兩條魚~我的好朋友
在草原上總是讓人想奔跑、跳躍,但在「加路蘭」請稍加節制。哈!草原的邊邊是懸崖呀!請萬般小心,因為大部份草原的邊緣僅以天然的海濱植物做區隔,即使界線明顯,但衝過頭絆倒或被植物刮傷,也會掃了興。
草原上有數處以老天賞賜台東的漂流木做作的裝置藝術,連休憩的涼亭區也能看得到在地的藝術。在靠近南邊的公廁附近,有兩條超大的魚,是非常受到歡迎的漂流木裝置藝術,牠們有著可愛的名字:我的好朋友!
海底寶貝探索記~
兩條圓滾滾的漂流木之魚,也是「加路蘭」的重要指標之一 ──如果想走到海邊,先找到這兩條大魚,就可以看到下切懸崖的石子路哦!
在高台草原上散步、看風景的人多,但走到海邊的人幾稀。雖然乍看之下,岩岸顯得凌亂,但這代表沒有太多的人為干擾,那些造成凌亂的元素,可是尋寶的標的哦!
不管是因颱風帶來散堆的漂流木,或是海底的珊瑚、貝殼被打上岸,累積在海邊的這些林林總總,識寶的人可是愛不釋手。詢問領隊這些寶貝是否能〝外帶〞,得到的答案是:小於手掌心的廢棄貝殼或被打斷的珊瑚或小石頭,是可以當做紀念品的。
儘管此時風浪不大,不過看到海底堅硬的軀體被碎裂如此,可想像大自然的力量不容輕忽。熟女僅撿了一小截斷裂的珊瑚,其餘的全以拍照做紀念。珊瑚的形體、紋路與細孔,在鏡頭下如奇幻世界,我想這是熟女海底寶貝探索,最值得寶貝的地方。
奇岩異石之地理小學堂~
先探遊「小野柳」,再到「加路蘭」,針對地理探尋,請換個角度,以免失望。
看似平淡的海岸岩石,其實走個三五步,往往能找到奇特或微妙的石頭或礁岩。有些已被沖磨成渾圓的大石頭,石體又出現了許多小洞,有點像是石體的小石頭離家出走;小石洞有的渾圓地像小湯圓,有的被沖擊成不規則的凹穴,這〝找岩石〞的過程真是非常有意思哩!
海底的珊瑚礁體與岩石相連成一個大礁岩,被沖上岸後,有的石頭脫離了大礁岩,形成如同恐龍蛋般的凹洞。呵!奇岩異石的尋寶,如同一場地理小學堂,叫人在好奇與驚喜中,旅遊與學習同步。
海濱植物賞花遊~
來對季節,在海邊也能看到遍地開花的盛景吔!
面對海風的吹襲,海濱植物的花朵以小巧取勝,也許沒有豔麗的色彩,但在較為惡烈的沿海環境中,這些小花反而透出生命的堅強,別有韻味。
「加路蘭」所在地台東縣的阿美族部落,原意為〝族人洗頭的地方〞。每年夏秋之際的特定時節,這裏會有熱鬧的手創市集+在地樂團表演+東海岸藝術創作,今年的活動已結束,明年歡迎大家到加路蘭體驗自然、在地的東台灣風情。
~「加路蘭」~
台東〝台11線〞157.5公里處,台東縣小野柳風景區北側。
~熟女小梅子的〝郵輪列車.台東精采二日遊〞系列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