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北的多元采風中,

尋找屬於你我的城市文化記憶!

 

DSC01322 

 

2013臺北文化護照活動以「尋找城市的文化記憶」為今年的主概念;規劃七大主題活動:「凱達格蘭采風 」、「閩南采風」、「日治采風」、「眷村采風」、「客家采風」、「老區新貌采風」、「城市大設計與小清新設計文化創意之旅」,以演講、漫步、手作工坊、紀錄片放映與映後座談等方式,讓您體驗每一主題的內涵與特性。

數十項活動,每項活動主題明確又不重覆,約1.5小時的互動過程,緊湊而不拖泥帶水。熟女小梅子我幾乎有三分之一之上的活動都想參加,但為了讓更多朋友能隨著本活動體驗臺北的城市文化記憶,每人僅限報名兩場。

熟女已分享參加的第一場傳統刺繡手作工坊(圖文請點擊連結);第二場是7月6日下午的〈大城中老屋新貌:中山堂裏的臺北書院、蔡明亮咖啡走廊〉,因為有兩個地點,就分兩篇來分享囉!

 

 

DSC01413

 

〜大城中老屋新貌:中山堂〜

臺北市的城中區至龍山區之間,曾經是全台時髦和流行的代表區域,西門町與周遭商圈群聚了當時的繁華與熱鬧,大商場、電影城、溜冰場……總是走在台灣的前端。如今,  在西門町之外的城中區商家,似乎晚上八點之後就該準備熄燈歇息。(後來,台北市城中區與古亭區合併為中正區,本文仍以城中區稱之)

曾幾何時,整個大城中區變成了老城區的縮影。

 

 DSC01316
£ 中山堂一樓廊道
¤ 三樓廊道
DSC01324 

DSC01420 
£¤ 中山堂一樓大廳
DSC01419  

 

城中區有許多老建築,我們許久之前常不經意地與之擦身,卻沒怎麼個注意它們。經過繁華的轉移,這些老建築有不少仍然存在,有些依舊健壯,在全身體檢後;有的外表整了點型,骨子尚未換湯換藥。

「中山堂」是城中一棟大有來頭的風華建築,至今骨子仍然健壯不已,見證過台灣數十年的歷史演變,老屋子的骨架裏頭,已重新貫注了新活水。

這棟屋子的裏裏外外,故事精采。〈大城中老屋新貌:中山堂裏的臺北書院、蔡明亮咖啡館〉的導覽老師是大名鼎鼎的美食作家〝韓良露老師〞,光是衝著她的風采,這場臺北文化護照活動,保證有料。而韓良露老師說故事、說歷史的功力,也果然如同她美食家的敏銳口舌,酸甜苦辣硬是層次豐富。

 

DSC01325 
£¤ 中山堂的樓梯間
DSC01334 

 

呵!雖然本場活動的主題,是中山堂裏的〝臺北書院、蔡明亮咖啡館〞,不過若是沒有瞭解曾在中山堂發生的故事及演變,直接跳到〝臺北書院、蔡明亮咖啡館〞,那麼這兩間也不那麼值得大書特書了。

呵!別以為「中山堂」的故事八成僵硬無趣如教科書,其實這棟老建築身經百戰,韓良露老師講了超過四十分鐘,我們依舊聽得很入神哩!

 

DSC01314 
£ 中山堂以前的洗腳池,不只一座哦!
¤ 三樓廊道

DSC01332 
¤ 中山堂一樓大門內的舊式售票口
DSC01417 
¤ 古樸的電梯
DSC01379 

 

「中山堂」為1928年日本人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基,也為了在台灣能有施政的重要建設代表,故拆除了原本的〝清末布政使司衙門〞(部份建築移至植物園),在原址籌建「臺北公會堂」,並於1936年完工。

數十年的歲月中,「中山堂」曾是日本認定的十餘萬名台北公民的集會所(當時大部份都是日人才能入內集會)。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,中山堂是受降典禮的舉辦地,此典禮的舉辦,代表日本人統治臺灣51年的時代終結。

戰後,「臺北公會堂」正式更名為「中山堂」,並成為召開國民大會之處所,也是舉辦重大集會之最佳場地;政府接待外國貴賓,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森、韓國、越南、菲律賓、伊朗等外國元首訪華的國宴,也在此舉行。此外,第二、三、四任總統、副總統就職大典及一些國際性的條約簽訂,也是在中山堂完成。如此,足見中山堂在臺灣近代的重要地位了。

 

DSC01312 
£¤ 中山堂有著西式風格的建築外觀
DSC01412

DSC01415 

 

若論建築本身,已是國家二級古蹟的中山堂,鋼筋混凝土的四層鋼骨建築,防災功能極為講究。外觀則式樣極具自由,在外牆面可見到西班牙回教的建築風格。

目前的中山堂,已不見政治味,也不復見曾有的時代衝突,它已經是一處兼具藝文、教育、休閒的多功能會所。

 

 

DSC01354 

DSC01347 

 

〜大城中老屋新貌:中山堂裏的〝壹北書院〞〜

「很多人都不知道,原來中山堂有三樓和四樓,我自己知道時,也嚇了一跳!」韓良露老師笑著這麼說。

由於中山堂的主廳堂為挑高式大集會堂,所以很多人以為既然集會堂挑高到建築頂層,哪來的三、四樓?

 

DSC01348(001) 
£ 韓良露老師

 

嘻!原來繞著大會堂的外圍是一圈廊道,在中山堂的每一樓層,能循著走一圈回到原點。在大會堂的兩側仍有狹長形的走道空間,因為以前曾做為國樂團的活動場地,沒有對外開放,所以大家都以為這裏沒有三、四樓。

目前中山堂的三、四樓外側的狹長地帶,各灌注了新的水流。三樓為「臺北書院」;四樓為「蔡明亮咖啡走廊」,二個樓層都相當有特色,「不過,這兩間店都沒賺到什麼錢,靠得是老闆想在這樣老建築中,保留點他們想要的氛圍或人文氣息。」韓良露老師說得挺露骨的。

 

DSC01319 
£¤ 臺北書院,茶坊一角
DSC01340 

 

〝書院〞是中國傳統以來最具特點與歷史的教育模式,自唐朝流傳開來,宋代最為興盛,台灣則於清末時尚有60餘所書院。雖然現在的國民教育已是國家推動的主流,其實民間〝書院〞的風氣並未絕響。熟女小梅子曾在南投、桃園參觀過所謂的現代書院,這些書院由民間集合了具備足夠學識涵養的老師,在延續傳統使命感的熱情下,步步堅定地推動研讀經典與人生的學習之路,也有不少的家長讓自己的孩子在書院的環境中,學習另一種學習。

「臺北書院」,於2011年9月起開辦,以「傳授立命經典體踐之學」為定位,追求「生命安頓、生活體現」的價值。這裏並不是純粹的學童就學處所,這裏的書院精神擴及不同的年齡層,讓台北市民有一處關於〝生命修行、修養與學習〞的最佳場所。

 

DSC01346 
£¤ 臺北書院,教室一角
DSC01349  

 

「非週休二日的平常日,我最喜歡來書院喝茶、寫作。我常一人獨佔一間包廂,自在又安靜得很,因為平時真的沒什麼人,只是如果有人也來喝茶,你得和他人共處。」韓良露老師笑笑地向我們推薦「臺北書院」。

書院也要自立活命,除了裝潢得古典、優雅的書院教室,走道兩旁設置了品茶區,還有數間包廂,韓良露老師平時若遇無人包下包廂,就會選擇坐在包廂區。我們本來要參觀包廂,但正好在舉辦〝茶席〞,有興趣的人可以報名體驗書院的茶席。

 

DSC01336 
£¤ 臺北書院,茶坊一角
DSC01341 

 

書院的工作人員,為我們準備了普洱茶奉茶,我們一邊品著濃濃書卷味的茶香,一邊和老師閒話。改裝古蹟中山堂的三樓,臺北書院自願擔起延續書院精神的傳揚,如同杯中的茶色,濃郁而深遠。

 

 

 

DSC01356 
£¤ 臺北書院,茶坊一角
DSC01359  

 

 

 〜《2013臺北文化護照》〜 

 

(活動網址請點擊上行文字連結)

 

南村落www.southvillage.com.tw

 

報名電話:南村落02-8369-2963

 

傳真電話:南村落02-8369-5076

 

報名時間:每日10:00-19:00

 

報名方式:需事先以電話、傳真報名欲參加之活動,每場次限額40名。
為顧及所有參加者權益與擴大參與,每人限報名兩場。

 

 

 ~中山堂(臺北市中山堂管理所)~ 

地址:臺北市延平南路98號(捷運西門站5號出口)

網址:http://www.csh.taipei.gov.tw/

 

 

 ~臺北書院~ 

開放時間:13:00~21:00

電話:(02)2311-2348

地址:中山堂3樓(由中山堂秀山街側門進入)

網址:http://tplecturehall.wordpress.com/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梅子 的頭像
    小梅子

    資深熟女的逆齡生活

    小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