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年來,每年都會和家人到觀音山祭祖掃墓,都是開車上山。我知道觀音山有很多步道,卻從來沒有真正認真走上一回,只有某次參加活動時,曾走「林梢步道」,聽生態導覽,才走約2、300米而已。
上個月至觀音山「凌雲禪寺」一趟,發現以該寺為中心,有三條步道放射「硬漢嶺步道、尖山步道,福隆山步道」,而禪寺大門口有數十個停車位,拱形的山門入內馬上有洗手間,是理想的登山健走起點,故打算分三次走完三條步道。
我們走的第一條路線為「硬漢嶺步道」。正好行前一週,有好友在臉書分享「硬漢嶺步道」,發現風景太棒了,自然搶先體驗。
開車走「八里〜新店快速道路」(台64線)於觀音山交流道下去,匣道口左轉行「北53-1」凌雲路三段,行山路至凌雲禪寺,車停在停車場。搭公車也頗為方便,捷運北門站、蘆洲站均有公車直達。進拱形禪寺大門,立刻看見旁邊有一條幾乎平行的小路,如照片文字箭頭所示,即為今日登山的開始。路口對面有洗手間,如果不急的話,山上也有公廁。
剛開始還是在凌雲禪寺範圍內,走一會兒會遇見T字叉路,右邊仍為禪寺建築,請往左走。這一段步道被許多大樹圍繞,是非常壯觀的大樹,也能聽到禽鳥鳴叫聲,視覺、聽覺均震撼與清朗。
再一會兒經過一座廁所,循著廁所建築往後續走步道。廁所旁邊是灣曲的柏油馬路,路旁有石碑,即為硬漢嶺步道真正的起點,但路邊不能停車,還是停禪寺停車場為佳。
GO!一開始都是上坡路,樹林裡的步道幾乎無風,幸好陽光極少直射而下。才走幾分鐘就累喘喘地上坡,不到十分鐘,步道拐90度方向,直角處豎立一座石碑,名為「硬漢路」。石碑上說明以前憲兵學校於此處訓練,這是一條訓練硬漢的山路,是成為硬漢的養成之路。
再繼續似無止盡的上坡石階,約莫20多分鐘後,涼亭出現了,吔!趕緊坐在椅上,拿出水瓶與乾糧,補充力氣與解渴。
涼亭也是另一個90拐角,我看到步道旁也有一石碑,上有字〝弱者俱樂部〞,讓人不禁莞爾。我想大概是爬到此涼亭看到桌椅,坐著再也爬不動的人,就繼續在涼亭休息,等上山登頂的伙伴下山,所以是弱者聚集的地方是嗎?哈!那我們不敢休息太久,再喝口水就出發囉!
之後的山路,終於不再是無止盡山坡了,雖然也是往上走,但會有較為平緩之處。沿路步道兩旁有多樣的花朵盛開,心情跟著輕盈了起來,甚至有一大段的平路,視線也變得開闊。
由涼亭出發健走約17分鐘,在走完那一大段平路後,遇到第一處補水站。原來有一組織〝亞洲形上揹水隊〞號召一群好漢,每週日揹水上山奉茶,連鋼杯都準備了,為未帶飲水或飲水不足的山友補水,在觀音山多處步道設置,真是令人暖心!
上坡步道再行約十分鐘,又遇涼亭,此處像座小公園,有公廁,一處停機坪,我們未停留直接續走,待下山才回頭逛逛此休憩區。再續走3分鐘,又看到揹水隊的奉茶,然後看到牌坊、石碑,硬漢嶺到囉!登頂成功!
硬漢嶺海拔616公尺,是觀音山最高山峰。硬漢嶺牌坊前後均有對聯──走路要找難路走,挑擔要揀重擔挑;為學硬漢而來,為作硬漢而去,真是相當有意思、有意義的對聯。
穿過牌坊,高高石碑在前,這是硬漢嶺最高處之「硬漢碑」。此處有著寬闊的觀台,登高遠眺極佳點。環視山河海,台灣海峽、淡水河、七星山、大屯山、十八連峰…...等大自然;而天候良好時,大台北市景則可看見淡水、八里、三芝、林口、台北市……等地區。社子島、101大樓、新光大塿、關渡大橋、台北港之建物均明顯可辨。我們去的這天晴朗,一直倚靠欄杆賞景,不忍視線離開這秀麗景緻。
「硬漢嶺步道」全長1663米,登上硬漢嶺代表完成一座小百岳。包含山頂觀景,來回總共費時2.5小時,住大台北地區、桃園的朋友,適合做為半天的行程。
要爬上「硬漢嶺」,也可以由尖山步道、遊客中心、牛寮埔步道、楓櫃斗湖步道抵達,路線多樣,那代表我們可以再度以不同路線造訪硬漢嶺,再度視山河海、大台北市容無敵美景。
大眾運輸:
(1) 搭捷運蘆洲線→蘆洲站→1號出口→搭橘20公車→凌雲禪寺站下車(班次不多,須注意去回程時刻表)。(本線步行距離較近)
(2)台北塔城街或捷運北門站搭乘三重客運785號公車(北門-觀音山)→凌雲寺下車再步行至凌雲禪寺。本線亦有停靠捷運蘆洲站。(本線步行距離較遠)
自行開車:
(1) 國道1號→五股交流道→64號快速道路(八里方向)→觀音山交流道→凌雲路3段→凌雲禪寺。
(2) 台北→士林→大度路→關渡大橋→五股方向→成泰路4段(103縣道)→凌雲路→凌雲禪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