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竹公園是新竹人數代以來最熟悉的公園,他成立於1916年,已經是一座百年公園。熟女小梅子新竹的家只要騎車15分鐘即可抵達,每屆的〝新竹國際玻璃藝術節〞幾乎都在新竹公園舉辦,其實公園的櫻花也極具盛名。
往年約在2月初,新竹公園的櫻花季展開,今年2016年的櫻花受氣候影響,直至二二八假期前後大爆開,目前正是極佳的賞櫻期,熟女我在忙完每月初必忙的公事後,以上班前的空檔加請假一小時,撇除塞爆的人潮賞櫻去。
今年的櫻花仍然綻放美麗,惟細心的朋友們是否發現部份櫻花樹的節奏不同。原因是去年10月受到蘇迪勒颱風、杜鵑颱風的影響綠葉被打落,約有百來棵櫻花以為葉子掉了、花苞吸取養分,接著就是開花時間,當時河津櫻假性休眠造成十月櫻花開,在原本應開花的此時卻又早已花落歸土。
熟女我好喜歡新竹公園的櫻花,因為這裏除了有新竹人共同的記憶,公園的造景與環境正是他擁有獨特迷人之處。
~麗池湖畔、日式料亭~
新竹公園裏的〝玻璃工藝館〞石造屋舍、〝湖畔料亭〞木屋,均為建造於西元1930年代具有歷史性的房子。其中的湖畔日式料亭目前僅存四棟,往昔曾為日本人接待高官大富的場地,現在平時即有開放,是玻璃工藝工作坊與文創、餐飲小店。
木造的日式木屋,有數株櫻花相伴,儘管株數與公園內其他地方相較顯得單薄,但我個人認為特別有歲月的洗斂風情。
只要數朵盛開的櫻花,以木牆為背景與留白,如此有畫面。瞬間讓人有了在日本京都賞櫻的錯覺呢!
綠色的〝麗池〞,池中有座九曲橋,熟女小梅子每回到新竹公園,幾乎都是由九曲橋進入,這是我個人的通園路,呵!
麗池湖畔的櫻花樹很少,但湖面的倒影、湖水的流漣,總是叫我願意停佇,執著這顯得微不足道的幾株櫻花。
~玻璃工藝館~
〝玻璃工藝館〞,我入館參觀過好多回,這棟八十餘歲屋齡的石造屋,與整排的粉紅櫻花如此相襯,出乎我原本的意料──以為土黃色的牆面與磁磚,會吃掉或混亂了粉紅色。
哦!我好愛原本讓我擔心的土黃褐色磚,它們混身散發著沈澱後的低調風華,好似玻璃經過千度高溫燒煉後的精焠,與柔美的粉紅河津櫻交融、沈醉。
~風城願景館&新天鵝堡~
多數遊客正是由〝新天鵝堡〞正前方進入新竹公園,天鵝堡兩旁即為櫻花密集區,並與一旁的〞風城願景館〝夾道的人行通徑,種植著新竹公園最筆植的四排櫻木。
四排吔!此時突然會希望自己身形變矮小一點,不忍誤碰了繁盛的枝葉與花身;但又好想讓身子鑽進枝叢中,和那多得有些不像話的蜜蜂一般,自在地游移每朵嬌美之間。
~圓形廣場~
下凹式的四階式綠地,正圓形的草皮區,環繞著數十株櫻花。圓形的孤度,拍攝出來的排樹有著遠近與角度的變化,周圍綠綠的青草地,讓視野好舒暢。
圓形廣場好適合遛小孩與毛小孩,呵!讓他們無憂地奔放、打滾;大人們則舖張地墊、打開野餐盒,聊天兼賞花,好不愜意哪!新竹市政府也在此舉辦櫻花野餐日,市民則自動每天都可以是野餐日,呵!
河津櫻原本屬於高冷花種,日本改良為平地也能栽種,日本育櫻會推展的河津櫻文化交流,在台灣的第一站即於新竹公園試種並獲得成功,後續擴展到南科、南投鹿谷、阿里山等地。這段歷史也是因103年前後(確切年份有些忘記了),日本育櫻會的人員再度回到新竹公園,探訪當年在此植下的櫻花樹,並見證櫻花在新竹培育的狀況,當時新竹地方新聞有報導,而熟女我正好有注意到,因而得知這段陳年的佳話。
以新竹公園為成功的推點,新竹市政府也栽種了多個品種櫻花,例如河津櫻、吉野櫻、富士櫻、山櫻花等,擴及於新竹動物園、香山青青草原、青青草湖、三民路綠地等地;並有國際扶輪社百年植樹造林計畫,新竹市民不必上山即得就近市區賞櫻花,尤其是新竹公園好適合草地野餐賞花,真是好福氣。
~新竹公園~
地址: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一段2號(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)
交通:
步行──新竹火車站右轉沿中華路直行,遇東大陸橋右轉,走天橋或地下道直走即達。
公車──市公車1路、1甲路、2路、2甲路、31路,於公園站下車。
開車──中山高速公路,下新竹交流道(往新竹),即為光復路,
過清華大學並見高架橋後,不要上橋,請走外側平面,
約第二個紅綠燈,左轉公園路即達,車子可停體育館停車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