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11月第二個週休二日,由「中華民國山岳協會」主辦的台灣健行大會,是一場可以和國際健走愛好者一起暢快健走的盛會,像國際嘉年華般的熱鬧哦!今年2019 MERRELL健行嘉年華之 第73屆團體越野暨第29屆台灣IML健行大會,熟女我也不能缺席,因為週六早上要抽血,所以參加週日場。
MERRELL健行嘉年華台灣IVV & 台灣IML健行大會。
這兩個各為三個縮寫的英文字母,
IML為「國際健行聯盟」,IVV為「國際市民體育聯盟」,
均為國際上推動健行活動之組織。
前者台灣於每年11月舉辦;後者於4月舉辦。
今年11/9週六場的路線是陽明山,聽說有段很斜的陡坡很硬,有人連兩天都走20或30公里,實在太厲害了。
主會場是士林的泰北高中,熟女我從來沒進去過。最靠近的台北捷運站是士林站,有人從士林站直接走到泰北高中,大部份人是搭公車,由捷運士林站1號出口,在屈臣氏前面公車站牌,公車路線超多,我都沒記要搭哪線公車,只看公車玻璃窗或LED顯示有到故宮,就直接上車,搭三站就到泰北高中。若日後有興趣走此路線的健走愛好者,也可以直接從捷運士林站走,或搭公車到故宮開始走也可以。
~泰北高中 往 故宮~
我參加的是20公里組,8點開始出發。由泰北高中前的福林路往東,至254巷轉入,其實就是沿著雙溪公園而行,就接到至善路。
為了讓路線距離貼近20公里,本來直直地循至善路走個幾公里再拐近中社路上山,不過增加一點樂趣,去程時我們到了東吳大學門口,往校園內部走進。呵!這可也是熟女我第一次走進人家校園,自然充滿好奇之心。
東吳大學校園,我們沿校門道路而行,之後就接到緊臨外雙溪的河濱小路,還看有人在溪邊釣魚。
不一會兒看到河濱柏油路上方通過二座路橋,即為自強橋;二座路橋是自強隧道前的二個方向車道。我們走橋邊的樓梯離開河濱,順順地循著力行街,又接回至善路二段。
因為太常到故宮看展,至善路往來太多次、太熟悉了,哪裡有什麼店大致都知道,也就沒什麼好奇心,快走過至善路段。過故宮沒多久,至善路266巷右轉,巷口有全家便利商店,是許多自行車友的休息站。
~劍南路、又回到至善路~
通過橫跨外雙溪的婆婆橋,看到有人因婆婆橋的名字而停留拍照。看似可愛的名字,依橋頭樹立的木牌,介紹了熱心建橋的婆婆故事,是則感人的故事。
婆婆橋左轉劍南路204巷,是一條乾淨的柏油小徑,路旁有不少的扶桑花,也看到一些菜園。
中途也有上坡路和民家,還看到一個竹筍寶寶的水泥雕塑,是士林安心鮮筍產銷班的標誌。
柏油小徑行約16分鐘,204巷接回劍南路,是一條雙向柏油路,我們左轉下行。未久遇到這天第一個補給站。
記得去年只有蓋章檢印站有提供水果飲料,今年竟然走不到一小時就遇到,不但有補水,還有香蕉,太叫人開心了。我因為早餐只吃一個竹筍包,其實肚子很空虛,在此補充兩根好好吃的香蕉,整個體力被充電了。
離開補水站,行約10分鐘後,又走回到至善路,右轉往更山裡走去。這一整天都是陽光普照的好天氣,外雙溪、周遭群山顯得特別青翠、鮮明。
~中社路,長長的緩上坡路~
至善路走約10分鐘至外雙溪橋,我們渡橋往中社路上行,開始這天長長的緩坡路,直到走至中社路二段路底。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bao-ming.com/eb/www/activity_content.php?activitysn=3839&contentsn=19320
看地圖,中社路山路彎彎曲曲,中途會經過幾個社區、雙溪國小,也一直看到公車行駛此路線,有一度爬到倍感無趣時,好想搭公車上山,呵呵!
中途看到翠山派出所,還借用裡頭的的廁所一用,謝謝警察杯杯!
由山下的外雙溪橋起計,走中社路全程緩坡路,竟花費近100分鐘,也在這個路段,健走隊伍不在集中,而是距離愈拉愈長。
中社路二段路底,為公車、汽機車可行之終點,路底有三個半圓型水泥路障,旁邊一塊大石頭寫著〝翠山步道〞,即為翠山步道起點。
主辦單位在路底設了補給站,除了補水、香蕉,還有穀片棒和運動飲料,我又吃了一根香蕉,喝了一瓶運動飲料,在此稍為休息一下。
~翠山步道、長壽坡~
吃飽喝飽該上路啦!翠山步道位在大崙尾山北側山腰,255公車在中社路二段的最後一個公車站牌就叫大崙尾山。
翠山步道是一條整理得很好的路線,初始步道為舖得很漂亮的地磚路,路面十分平整好行。沿路樹木茂密,因此處以前是士林分局射擊靶場,極少人為破壞,林相真的優美。
地磚路行約5分鐘,來到平坦又空曠的綠地,名為〝翠山廣場〞,山邊並有水泥牆建物,此處即為士林分局射擊靶場舊時遺跡,因昔日靶聲擾民,後來廢棄靶場,改造成如此舒適宜人的草地。我還看到有親子在打羽球;有家庭在樹下野餐,可見翠山步道是適合親子的路線。
▲ 眺望台北小溪頭
過了翠山廣場,步道由地磚路轉為碎石子路。石子路走不到2 分鐘,看到一座有片木牆的休憩涼亭,並有佇立有標示牌〝台北小溪頭〞的觀景平台。此處為望景好地方,前方山谷為內雙溪森林,稱為〝台北小溪頭〞,並可眺望附近群山。
過了休憩涼亭續行,路面以原始的泥土路為主,偶有碎石路;之後遇見上坡路,舖有階梯,惟輕鬆易行。
此路段行約8分鐘,突見一群人在路徑右側椅子休息,此處稍有空曠處,數張石椅、木凳坐滿了休息的山友。
但見有一叉路往右空曠處而上,一石書寫大大的紅字〝長壽坡〞,確實看到有路徑往上,路標指著此長壽坡方向往〝大崙尾山〞,約50分鐘可至。
我在此僅拍照、喝水,旋即續行翠山步道。由此叉路再往前的翠山步道,已轉為下坡路,走約3分鐘就遇到Y字路,此路口即為翠山步道終點。
~碧溪步道~
Y字路另兩個方向的步道為〝碧溪步道〞,此路口有野溪,有水管引山泉水可供洗手。左邊為下坡,續行可接大崙頭山森林木棧道,登大崙頭山;右邊為上坡,可銜接大崙尾山登山步道,登大崙尾山。我們的方向是往右走。
碧溪步道循野溪而行,多為上坡的枕木棧道,有時轉為平緩。行約十餘分鐘,聽見左方汽車聲,甚至看到馬路,之後再走幾分鐘的步道,與一碎石路垂直相交,完成了碧溪步道。
~萬溪右線產業道路~
T字垂直相交的碎石路,為〝大崙尾山親山步道〞,看到山友明顯多了起來。T字垂直路往右即為大崙尾山方向,可以繞一圈回來,或接到不久前遇到的長壽坡,所以有多種走法。
我們的方向為往左,走一下就是方才聽到汽機車聲往來的馬路:碧溪產業道路。此路口為大崙頭尾山碧溪產業道路登山口,此三叉路口有休憩處,路轉右轉為碧山路,即為白石湖吊橋、草莓區方向,30公里路線的健走組在此往右續,暫時與我們20公里組分道揚鑣,到白石湖繞一圈再回來。
20公里組往左走,開始長長的下坡路段:萬溪右線產業道路。
由三叉路口行約8分鐘,看到馬路右邉是大崙頭自然步道的登山口。
又過2分鐘,馬路左邊有座二層樓的觀景平台華朋觀景亭,上下層均有桌椅可供休憩,一旁但見下坡木棧道,此為碧溪步道的2.25K步道口,原來翠山步道與碧溪步道交叉的T字路口,若往左下行可以接到這裡。
華朋觀景亭續行10 分鐘,馬路右方有大大蓄水塔,塔身有好幾隻超可愛彩色蝸年牛,一旁是大崙頭尾山木棧道登山口,還可看到與馬路同高的小小蓄水池,以及一座流動廁所,熟女我上了廁所後繼續趕路。
之後的下坡路遇到二個路口,都是順順地靠右往萬里方向走。由蝸牛蓄水池行約10分鐘,馬路變好寬,呈T字路口,並有一石壁,上為自行車形象,及萬里、士林字樣。
此處設了補給站,竟然看到小時候吃的香蕉造型點心,超級懷念;還有橘子取代了香蕉,只能說今年補給大大超越往年,一定要按個讚。
吃完香蕉點心,30公里往右邊萬里方向;20公里組往左邊士林方向。行約15分,終於走到楓林橋,左轉至善路,就一直走這條路回到泰北高中。
~至善路6公里行軍~
這樣看起來很快就能回到會場,沒想到在楓林橋頭的檢測點蓋完章後,志工說:再衝刺6公里就到囉!呵呵!原來還有6公里,雖然都是緩下坡或平路,還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腳程。不管此時正是日正當中,還是要快步行軍走完。
這段至善路,我一直和韓國歐巴歐膩隊伍同行,他們走得比我快,但中間會休息;我腳程較慢,但除了喝水就沒停下來,直到故宮才超越他們。
最後至善路也走了將近1個半小時,最後就以差一點就6小時完成這天20公里的健走。感覺比起4月的20公里要輕鬆一些,原因就只在我腳程真的不快,是腿太短嗎?哈哈!沒關係,限時走完最重要。
回到會場,再去蓋檢核章,拿完賽的八寶粥。最重要是把〝集點卡〞拿去蓋章,累積走了3次20公里,約63公里,看來要要累績到100公里,要明年的11 月了。
看到明年4、11月的健走,現場已經開始報名了。我剛走完20公里,乳酸尚未消退,又自動拿出錢報名明年的二場20公里。熟女我真的沒有辦法,明年富士山的衣服我一定要拿到手嘛!而且志工說已報名600多人,再怎麼說也要輸人不輸陣嘛!
中華民國山岳協會官網 http://www.mountaineering.org.tw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