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女從大學時期開始,固定一些東西習慣在俗稱台北後火車站一帶購買,即使現在出社會許久,因為台北公司在捷運善導寺站附近,以及每次回娘家都在台北轉運站搭車,還是喜歡到後火車站走走。尤其台北車站地下商圈、華陰街人行道也規劃得不錯,同性質的店集中,方便比較、比價、挑款式。
當然後火車站的美食也很多,熟女曾分享過臺北地下街Y17出口的「kahvi coffee」,這篇分享的是華陰街排隊美食「台灣人へ脆皮鮮奶甜甜圈」台北分店。
「台灣人へ脆皮鮮奶甜甜圈」,熟女經過這家店N遍,不過總是只看到原味,對其他有包餡的口味十分好奇。因為門口有貼公告:包餡沒有就沒有了,不要再點,快被問瘋了!所以一直沒問。
有一次鼓起勇氣問了店員,想買到包餡要幾點來?店員說想買到多款口味,在每批出爐時間提前半小時排隊比較保險。
這天,熟女週六準備回娘家,於第一批11點半出爐前20分鐘排隊,果然已經有10幾個人在我前頭。耐心排隊半小時後終於輪到我了,一看架上有包餡的口味,扣除我不想吃的巧克力,其他均請店員幫我各包一個,包含原味。其中有4個口味的最後一個被我買走,我後面那一位只剩5種口味,真是不好意思呀!
終於買到「台灣人へ脆皮鮮奶甜甜圈」包餡口味,由於店家沒有坐位、只供外帶,找個地方先來拍張團體照。
甜甜圈的形狀有好幾種,在熱呼呼的狀態下,可以看到舖在下面的衛生紙油油的,油炸的甜甜圈的確熱量較高,如果很在意的朋友,建議吸油後再吃。
我總共買了8種包餡+1個原味,總共9款,排排站拍照,看起來讓人好興奮、好衝動,好想全部趁熱開箱吃一輪。呵!
▼ 原味 脆皮鮮奶甜甜圈
~原味脆波鮮奶甜甜圈~
〝原味脆波鮮奶甜甜圈〞是我品嚐的第一個口味,因為沒有包餡,形狀就是一般看到的甜甜圈。不一樣的,這是一個呈現不規則狀的游泳圈,以賣相來說不怎麼樣。
實際一口咬下,未讓脆皮鮮奶甜甜圈之名虛浪,比起常見的甜甜圈更有酥脆感,油油外部吃起來沒有預想中的油耗味或油膩感,香濃滋味與咀嚼度戰勝了一切,包含熱量。
原味脆皮鮮奶甜甜圈,30秒內完食,吃完還舔了拿甜甜圈的那幾根手指,呵。
▼ 奶油口味
~鮮奶奶油甜甜圈~
為了包入足量的餡料,有包餡的甜甜圈形狀沒有泳圈中間的洞,為圓形或橢圓,如此外表吸附的油也會比較少一些些。
▼ 奶油口味
每種包餡的甜甜圈,熟女都各拍完整外形、撕半剖面至少各一張照片,讓你可以看出餡料的多寡與實際內容物樣貌。
▼ 奶油口味
奶油算是邪惡甜點原料,明知道這種價格不會是純正奶油,多為人造奶油,還是擋不住口腹之慾,先塞一個到嘴裡再說吧!
▼ 奶酥口味
~鮮奶奶酥甜甜圈~
奶酥是常見的麵包熱量爆錶的前三名常客,明知便宜奶酥不是健康食材,有時還是忍不住解饞。
奶酥其實包得很多,搞不清楚是在吃甜甜圈還是奶酥?一個才25元的甜甜圈,這樣的內餡量已經很佛心了。
▼ 葡萄奶酥
~脆皮葡萄奶酥甜甜圈~
加了葡萄乾的奶酥又更讓人無法抗拒,看對半的剖面圖,每一口都咬得到多多的奶酥,葡萄乾的比例也高,這款熱熱的吃無敵美味。
肚子空虛的午後3~4點,來一個甜甜圈正好。
▼ 地瓜口味
~脆皮地瓜甜甜圈~
根莖蔬果類製成內餡有芋頭、地瓜二種,但熟女買的時候沒有芉頭,下次一定要補買芋頭口味。
地瓜泥的顏色好看,綿密的口感,這款地瓜口味常溫下冷冷地吃下肚也OK (甜甜圈仍以熱食最為美味)。
▼ 花生口味
~鮮奶花生甜甜圈~
花生餡料和其他款比起來,量較少一些,打開時呈現微微受潮的現象。我覺得花生餡的香味未若想像,這款較沒有讓我有驚豔之感。
▼ 紅豆口味
~鮮奶紅豆甜甜圈~
看!飽滿的紅豆餡,看得到一顆顆的紅豆,熟女喜歡這種吃得到紅豆粒的紅豆泥,口感層次較豐富,這款冷的吃也沒問題。
▼ 咖哩口味
~脆皮咖哩甜甜圈~
「台灣人へ脆皮鮮奶甜甜圈」也有鹹的口味哦!
咖哩甜甜圈,看得到明顯塊狀的紅蘿蔔、馬鈴薯,咖哩味的濃度能吃得出來,若無法現場趁熱吃,回烤一下或常溫微波個20秒,這款適合熱熱地享用。
▼ 起司口味
~脆皮起司甜甜圈~
我拍的對半剖面為常溫狀態,起司為固態,想吃到溶岩起司,熱熱的吃會滿足你的慾望。起司口味常溫食用也很OK。
▼ 起司口味
台灣人へ脆皮鮮奶甜甜圈,熟女還有二個口味待努力:芋頭、酸菜。芋頭、酸菜內餡我都愛,巧克力自動放棄。
一個才25元的銅板平價民間美食,吃一個能滿足好一陣子,CP值這麼高,就算排隊也要買來慰勞自己,嘻!
「台灣人へ脆皮鮮奶甜甜圈」
晴光總店
地址:台北市雙城街17巷24號
電話:02- 2550 9914
營業時間:11:00~19:30
外送專線:0958-900-138
台北站店
地址:台北市華陰街183號
近華陰街、太原街路口
台北轉運站、台北火車站、捷運台北車站或地下街Y13出口,
步行4~6分鐘
電話:02-25509914
營業時間:11:00~19:15
臉書專頁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wdou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