〝橋仔聚落〞靠近馬祖人氣景點〝芹壁村〞,是一個曾經風光的落寞小漁村。部份建築仍保有傳統閩東特色,同時這裡是全馬祖廟宇最密集的地方。
寧靜的橋仔聚落,非常適合慢活、漫遊,以步行的方式,認識與體驗迷人的橋仔聚落。
▼ 閩東建築
▍ 漫步在神比人多的村莊 ▍
曾為繁華的商業港口;曾是往大陸商運的轉運港口;曾經人口破千,即使風華褪去,一村八廟的小村有了〝神比人多〞的稱號,讓我們一探究竟吧!
曾為北竿第一大村的〝橋仔聚落〞,號稱是神明比人還多的地方,小小村莊,一村八廟,為馬祖廟宇最密集的地方,有「廟村」之稱。
不到半小時,可將一村八廟走透透。北極玄天上帝廟、玄壇宮、山西靈臺公、青頭溪五靈公廟……等,
▼ 探花府田元帥廟
包含2座白馬尊王廟。甚至綠色山坡上,也看到一間規模小小、卻很特別的探花府田元帥。
▼ M字型的 封火山牆
▼ 紅牆、綠瓦
走訪橋仔聚落廟宇,莫忘同步欣賞 閩南建築之美。
如火焰般造烈的 封火山牆,帶點跨張的弧度,率先勾起遊人的好奇心;還有對比強烈的紅牆綠瓦、屋頂上的立體騰龍雕塑。
▼ 橋仔漁港
▍ 橋仔漁港 ▍
橋仔聚落能欣賞海景地方,不限於漁港,惟既然橋仔的漁業商運曾使它成為北竿第一大村,熟女往海邊走去,聞聞橋仔聚落的海水味。
漁港ㄇ字型圍繞著民宅,包含剛剛在阿婆黃金餃享用過馬祖道地甜品,即位在漁港第一排。
橋仔澳口左側的簡易碼頭,於旅遊旺季時有船班前往大坵島,對於怕暈船的朋友來說,船程只要5分鐘,還沒感覺到暈就能抵達,想找梅花鹿玩,不妨事先查好船班訊息。
▼ 橋仔漁村展示館,廣場旁的入口
▍ 橋仔漁村展示館 ▍
橋仔聚落有一棟「橋仔漁村展示館」,它有2個出入口,水池雙魚雕塑廣場旁是為通往2樓漁村文化展示間的入口;阿婆黃金餃後方則為1樓〝燕鷗館〞的出入口。
免費入場的橋仔漁村展示館,適合以15~30分鐘走走。
▼ 橋仔漁村展示館,一樓入口
我們享用完阿婆黃金餃,即前往橋仔漁村展示館樓下的燕鷗館,這是熟女第2次造訪,事隔多年,重新溫習。
▼ 1樓 燕鷗館
馬祖多座無人島嶼為多種鳥類的繁殖、棲息地,2000年將馬祖8座無人島礁設立為保護區,以盡力確保鳥類的生生不息。
其中被世界鳥類紅皮書列為極危物種的黑嘴端鳳頭燕鷗,在馬祖發現繁殖的踪跡,是世界第一筆獲確認的繁殖記綠,也彰顯馬祖的生態保育重要性。
在燕鷗館可探知馬祖鳥類的種類、特色,並有立體標本展示,不是只有照片和文字,可加深參觀者對馬祖鳥類的認知。
同時也介紹大坵鳥的梅花鹿、馬祖雌光螢,以及展出早期馬祖的生活器物。
▼ 一樓展出馬祖早期的生活器物
繼續往樓上參觀,曾經是北竿第一大村的橋仔聚落,可透過橋仔漁村展示館,一窺舊時漁業興盛時期的繁華盛況。
▼ 2樓 漁村展示館
館內展示的傳統漁具、器物,多是在地民眾捐贈,真正擁有使用過的歲月痕跡。
▼ 在廣場看到當地村民,曬魚乾
▼ 曬金銀花
介紹舊時捕撈的技術與方法,甚至還有蝦皮的加工作業,正好熟女曾在廣場看到居民曬魚乾、曬金銀花的情景,漁民為保存漁獲不遺餘力。
▼ 早期漁船模型
有一艘昔日漁船的模型,非常值得細看,甚至可以看到在船上生活的漁民為了上廁所而設計的巧思,非常有意思。
另外館內有一座鹽碑,乃清朝為禁止鹽幫控制或荼害漁民需要的鹽(保存魚獲之用),在北竿塘岐與橋仔各別設立了鹽碑。
位於北竿西北方的橋仔漁村,因所在的谷地經年累月被雨水沖刷成條條山溝,村落蓋了許多跨越山溝的小橋,而馬祖方言的仔代表小之意,橋仔即為小橋。地名的典故,也是探索一個地方的小技巧。
小橋、廟宇、閩東建築,還有那份生活漫漫的時光悠閒感,是我二訪橋仔聚落的旅行印象。
橋仔漁村展示館
地址:連江縣北竿鄉橋仔村109-1號
開放時間:08:30-17:00
北竿山線、海線公車均可抵達,
站牌為〝橋仔村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