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了很多很多年的白川鄉合掌村,終於在疫情後的出國解封,安排造訪殘雪中的合掌村。
造訪時天候其實不好,一直陰陰的,已經沒有奶油糖霜小屋,遊人不多,惟情緒依舊亢奮。
▎合掌造
合掌村以合掌造建築最為著名,因為屋頂形狀如同雙手合掌,故名為合掌造。
合掌造為日本古代的建築方式之一,屋頂斜度較一般房屋斜上許多,約為60度,在雪量較大的地區,屋頂上的積雪較容易落下來。
日本的合掌造,屋頂以茅草覆蓋約30公分厚,完全未使用任何一根釘子,每30〜40年會更換一次茅草,屆時會村人大動員一起幫忙。
具規模的合掌造,只在白川鄉、富山縣五箇山可見,又以白川鄉規模最大,也最為具人氣,並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▼ 合掌村停車場
▎相會橋
不管是遊覽車或自行開車,都會停在大停車場裡。
▼ 合掌村停車場的 公廁&旅遊資料處
▼ 裡面有旅遊資料可拿取,並可蓋紀念章
▼ 公廁也是合掌造
停車場中間有一棟合掌造,裡面是遊客資料中心,有旅遊資料可拿,也有日本世界文化遺產印章可蓋,同時也是公廁所在。
▼ 相會橋
由停車場至主要的村街道,須經過一座長長的吊橋,名為相會橋。站在相會橋上,可眺望合掌村主要河流、山景。
▼ 相會橋旁的風景
▼ 相會橋跨過的溪景
造訪時人真的不多,回程輕鬆拍到幾乎完全無人的相會橋,天候雖然陰暗,107米長的吊橋,別有一番意境。
▼ 停車場旁的合掌造房屋
▎明善寺、本覺寺
合掌村裡也有數間廟宇神社,除了相會橋的橋頭有一座鳥居,喜愛拍攝鳥居的朋友,可安排造訪白川八幡神社。
▼ 相會橋 橋邊的鳥居,也是由停車場至村內街道必經之處
我們其實一不小心就錯過神社,因為神社在合掌村較邊邊處,又在大樹之間,在車上我還看了地點打算一訪,結果拍完三間木屋就完全失憶了。
▼明善寺鐘樓
旅途中本來就充滿變數。清單中的白川八幡神社,到當天晚上看照片才驚嚇地發現完全忘了他;倒是不在清單中的明善寺,卻被他的鐘樓給吸引。
▼ 合掌村明善寺
日本唯一一間合掌造建築的寺廟,就是明善寺,屬淨土真宗。可看到寺院的本堂、廚房及特別的鐘樓,屋頂均以茅草搭建,融入合掌造在地特色。
▼ 本覺寺
在別條街道還有一間本覺寺,是木造建築,也有鐘樓,但就不是茅草屋頂囉!惟環境也相當清幽。
▎和田家、木棧道
和田家是合掌村內最大合掌造建築,有開放入內參觀,想瞭解合掌造內部構造,可付費入場。
建於江戸時代中期的和田家,是一棟300年以上歷史的合掌造,目前仍有人居住其間。1F、2F未居住的區域可參觀,可探訪合掌村生活、昔日的養蠶業。
▼ 我身後的那棟合掌造,即為和田家
我們因為前面花太多時間拍照,等走到和田家前,已經完全抽不出時進入,只剩20分鐘須返回停車場。
▼和田家周邊的田園風光,太美!
也是因為和田家前面的田園,有一條水渠&木棧道,我完全被那條木棧道吸引。一群人在木棧道上狂拍人像照,覺得此時刻的田園風光,比三間小屋更倍感舒心!
▎合掌村主街道
看地圖,貫穿合掌村中間的筆直大道,是合掌村主街道,也是車輛比較多的馬路。因為道路筆直,一眼可望穿頭尾,也聚集了不少的店家、民宿。
在主街道的兩邊,各有一條幾乎平行的道路,我們原則以此3條道路為主路線,中間隨意橫越巷弄、田埂,自在遊走,這也是有的景點沒踩到點的原因。
▎合掌屋倒影
著名的三間小屋,在田地灌滿水時,能拍到三棟木屋的倒影,因為我們去的時間不對,沒有那令攝影愛好者情緒高亢的畫面。
但不用擔心,還有好幾個地方,可拍到小屋的水中清晰倒影。
有的是一片注滿了水的田地;有的是民居家前的水池,只要你穿梭村內,會有意想不到的奇遇唷!
水中的合掌屋倒影、初春的殘雪,背景幾乎沒什麼人,即使光線不理想,依舊好拍到不行。
我心中嚮往多年的白川鄉合掌村,包含妹妹已是第二次造訪,沒有走進任何一家賣店逛逛、購物,也放棄友人推薦阿公阿嬤經營的咖啡店,很單純地走在村子巷道、民房之間。
▼ 本來想買五平餅和糰子,太早到,還沒開門
▼ 合掌村街道旁的水渠,非常乾淨,
還有養魚,家與家之間會用隔網區隔,魚不會跑到別人家
▼ 合掌村也有扭蛋機,照片中這幾台為合掌村圖案
左邊為印有合掌村的杯套,很受歡迎
▼ 合掌村圖案、飛驒牛的點心
不知不覺地抛開手機裡的地圖,那些有名無名的茅草合掌造屋子,不管是店面、民宿或居民自住,在馬路、田埂、溝渠之間穿遊,多年來的旅程想像,一一兌現。
岐阜縣白川鄉合掌村
大眾交通:
(1)高山濃飛巴士總站,搭濃飛巴士、北鐵巴士,
(2)名古屋 名鐵巴士中心,搭岐阜巴士
(3)新高岡站,搭加越能巴士 之 世界遺產巴士
和田家旁的山路上行約15分鐘,可達展望台
展望台
地點:岐阜県大野郡白川村荻町889
開放時間:9〜17點
公休日:全年無休,但冬季大雪可能暫停開放
門票:免費入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