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認識這道野菜,是小時候看楊麗花歌仔戲「乞丐與千金:薛平貴和王寶釧」,我媽說:「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,都是去路邊採這黑仔阿菜過日子,苦等那個沒良心的薛平貴。」
至今還是不時可以在鄉村的路旁看到黑仔菜,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路邊的野草,也可以變成桌上的佳餚。
因為它會開白色的小花、結黑色的小果子,所以我們小時候都跟著大人管它叫黑仔阿菜。
我在屏東的里港傳統市場,有看過一位阿婆在賣。如果有興趣品嘗這道野菜,不妨在田園附近、甚至雜草叢裏多注意它的蹤跡,只採集它的上半部較嫰的莖和葉,其它的讓其繼續生長。採的份量要比平常的一把菜多一些,才夠煮一盤哦!
我們的吃法大致有3種。
最簡單就是直接清炒,它的白色小花可以不用拔除。
第二種是煮蛋花湯,要注意的是,它一下子就熟了。建議蛋加多一點,口感比較滑潤。
第三種是煮稀飯,同樣地要等稀飯煮好了,再將黑仔菜加入,滾一下就可上桌。
(£傳統市場裏的可愛阿婆,採了不用錢的野菜來賣,新鮮呀!)
(£非常容易看到的野菜,黑仔阿菜,它還會結黑色小果實,開小小白花)
每當夏天吃到這道野菜,或是在路旁看到它,我真的會想起楊麗花歌仔戲裏,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,那種清清、淡淡、苦苦的野味,是不是如同她倚靠窯口、等待郎君的女人心情呢?(妳也太入戲了吧!)
小梅子的留言板:
以上黑仔菜和王寶釧的關係,係屬民間流傳,各位看倌沒事不要拿正史來考證哦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