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「寶藏巖國際藝術村」,自2012年開始舉辦〝寶藏巖光節〞,以光為主軸,每年主題不同,今年主題為〝棲息在光中〞,並且以〝家〞為映照意象。
▼ 本屆作品位置圖
家是人、土地、歸屬、回憶,家不僅指人類的家,也探索人類族群的家。對某些人或生物,家是棲息地、養份吸取地,或是建立族群關係的地方或模式。
〝寶藏巖光節〞以光為藝術媒介,交雜了聲音、影像、數位的呈現,在這座山城聚落,曾經是某些人的家,而現在是寶藏巖的展場,讓參觀者體會對家的涵義與涵養。
▼十字藝廊 的展出內容:被撐開的記憶
▼半樓廣場:永恆的變量
~13組藝術團隊、三大展覽概念~
探尋2021寶藏巖光節〝棲息在光中〞主題,13組藝術團隊的精采創作,分佈在寶藏巖山城各處。請在夜幕時分來臨時,循著山城聚落的屋舍、巷弄間,在光指引下,尋找家的意象。
▼作品:幻家
▼作品:藍天、綠地與被固定的場所
有些光源是隱藏著的,請掀開布簾或推開門扉尋光;
有些光須在你拐過某個轉角後,便會發現它那麼直接地敝開心胸;
或者你得佇足片刻,終於對它的存在或規律瞭若指掌;
如果你和它無言對話,卻也發現它真心當你是最佳的傾聽者;
也許你根本分不清楚,究竟是山城居民的日常,還是藝術家眼中的藝術……
▼作品:早市位元
三大展覽概念為〝個體之思、家屋之形、自然之境〞,動物及植物、人與人類之外、族群和個體戶,家的需求、形體不一,惟在生命與生活的交織中,每個生物都在努力尋找棲身的安全角落。
▼作品:河光
▼作品:光電獸
本作品須依下列程序,搭配你的手機,才能一探作品真貌
光,正在訴說一段一段的故事,你眼中的尋常、他眼中的不尋常與生命中的故事。
▼作品:未知的場域系列
▼作品:直角
本作品為聲音與空間的體驗
~學生團隊的裝置藝術創作~
由不同學生跨越校際而組成的「輕量級–跨校協作工作營」,有多組作品分佈在寶藏巖各巷弄之間。
▼作品:苑生
▼作品:交流道
學生創作的特色裝置藝術創作,或許深層意義的表達未若專業藝團隊,惟作品的能見度一點也不遜色,果然有做到:先說服了自己,才說服得了別人。請給予掌聲鼓勵!
▼作品:飄眠
▼作品:世紀大發明,柯斯特斯基式潛望鏡,世界巡迴展台灣站
本作品中間的水管,要貼近瞧一瞧哦!
~寶藏巖文史常設展:迴盪之聲~
策展人施雅恬所規劃的寶藏巖文史常設展〝迴盪之聲〞,展期將近一年,如此用心地伏藏,提供後續民眾至山城時的掘藏。
落沒的山城,十年的藝、居共生,以聲音、錄像、影片、圖畫、書籍文獻、物品……堆疊出脈絡與踪跡,展開新的劇本與對話。
▼山城53展間的作品
包含吳修銘〝聲音臉譜〞、鄭亭亭的〝但水始終沒有來〞、黃立慧的〝當貓〞……等作品或創作。
參觀者,以年輕人、學子居多,這點讓熟女會心一笑。熟女建議來到寶藏巖,以挖掘寶藏的心態,大膽走進每棟沒有寫〝民宅、居住中、禁止進入、營業時間已過〞的屋內,及放心穿梭每個巷弄。
其實巷弄不複雜,夜晚造訪寶藏巖,別有一番感受。
▼作品:予非魚安知魚之樂
▼邊境52展間的作品
▼防空洞內的展出
▼服務臺,DM索取處
▼DM最後一頁可集章,送小點心
2021寶藏巖光節
展期:2021.03.27~05.09
展時:11~22點
週一公休日
地點:寶藏巖國際藝術村
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
台北捷運公館站1號出口,步行約8分鐘可達
作品分散在寶藏巖各區,請先至入口處三角窗服務棧索取DM
DM最後一頁可集章,換取小點心
迴盪之聲——寶藏巖文史常設展
展期:2021.03.27~2022.02.06
地點:寶藏巖國際藝術村
週一公休日
衛星展區
展期:2021.03.19~ 05.09
地點:誠品信義店3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