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大昭寺」造地面積並不算大,看過哲蚌寺、札什倫布寺等大寺後,可能有人還覺得它的建築不夠大器。但是大昭寺是西藏最重要的藏傳佛寺,也是全西藏的第一座佛寺;它的香火最為鼎盛;它在藏民心中的地位神聖,令其它寺廟難望項背。如此鞏固的地位,成因於歷史的加持。
一般人想對西藏歷史在最短時間內有概括認識,透過書籍或旅遊資料,除了簡單三言二語帶到:「在舊石器時代,這片高原就已有人類活動的足跡。」接下來往往將時間直接拉到西元629年,由松贊干布統一西藏、建立吐蕃王朝說起。
讀到唐朝歷史時,一定會講到唐朝盛世和疆域的擴大,而和親是當時邊疆安定的重要政策。文成公主身負唐蕃和親的國家任務嫁給了松贊干布,當時才十幾歲的她帶著佛經和文史、醫學等書籍和器具,及一隊工匠技師隨行入藏。當中有人精通建築,有人能教導藏人農耕技術和提供農作種子,有人懂織布、造具,也有人會翻釋佛經。其中帶來的文物中,最受囑目的是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佛。
文成公主由長安啟程,經由關中、渭水、祈連山……,翻山越嶺拔涉來到拉薩。文成公主入藏,松贊干布命人建了108座佛寺,其中第108座建在四川的「塔公寺」,寺裏供奉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佛的複製。若因路程遙遠無法至大昭寺朝聖,於塔公寺朝拜功德等同,所以塔公寺又稱為「小大昭寺」(另見小梅子的四川稻城亞丁遊記)。
松贊干布統一西藏,除了創立藏文,亦將首都由現在山南的「瓊結」遷到拉薩。當時的拉薩叫做「吉雪臥塘」,「臥塘」這兩個字讓人直覺好像是個池子地呢!沒錯,現在的大昭寺所在地,原來就是吉雪臥塘的一個中央湖泊。那麼為什麼在一千多年前,要大費周章地將湖填平造寺呢?
除了文成公主當年帶隊而來的工匠教導藏人技藝外;公主本身也精通陰陽五行、地理與星象。她發現吐蕃在遷都之初的不順與災禍,起因於這裏的地形如同一位側躺仰臥的羅剎女,要讓吐蕃安定,就必須鎮剎住羅剎女。鎮住魔女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其四肢和心臟等處建寺,而吉雪臥塘又正好是羅剎女的心臟部位。所以依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,以白山羊揹來土石填平湖泊後建寺。
文成公主入藏40年,對西藏的影響昭如日星(稱頌他人功業或德澤顯著)。除了在大昭寺供信眾敬仰的塑像,至今,每當文成公主壽誕和進藏日,至大昭寺朝拜人潮不減當年。
即然在四川塔公寺的覺臥佛殿,參拜過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佛的摹擬佛像,來到拉薩怎能不見本尊呢?好吧!現在請大家隨著小陳進入大昭寺內,一起瞻仰唐朝文成公主所帶來的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佛。
松贊干布遷都至拉薩,又建大昭寺,因此大昭寺無疑也是西藏和拉薩最古老的建築之一,至今見證近一千四百年的歲月。我在四川參觀過惠遠寺和塔公寺,曾觀察到它們的建築融合了漢藏風格,那都是因為文成公主入藏的影響。同樣地,大昭寺也是漢藏兼融,甚至因地理環境的因素,加了些尼泊爾、印度的風格(文獻中的泥婆羅是尼泊爾;天竺是印度)。
要觀察大昭寺漢藏建築特色,萬萬不可無頭蓄亂看一通,我建議對建築不懂的我們,不妨抓住一個簡單的原則:體會漢式建築看建物結構,品味藏式風貌看建物裝飾。
文成公主由唐朝帶來的工匠就有建築人才,中原漢式建築技法在穩固建物、強化結構上有其優勢,所以大至整座大殿的單檐歇山式建築,小至屬於結構性的斗拱、斗搭、樑柱、藻井等是觀察重心;而裝飾性的技法,則較多保留藏式風格,例如樑柱上的雕飾和繪圖,廊檐下的雕像、銅飾、幢幡,乃至殿堂頂上的法幢、法輪等等;當然其中的部份裝飾也融合一點漢風,像在頂樓可以看到龍頭雕飾,有的則帶有印度和尼泊爾風味,不過我除了大鵬鳥外,其它的就分辨不清囉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