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「大金川」由北而南流至丹巴時,「小金川」由東匯入,而大、小金川匯流在丹巴以南是「大渡河」,所以丹巴自然成為大渡河畔的第一城,這三川接壤處就是我們中午吃飯的地方。

縱情言之,人類自古逐水而居,這川西高原上莫不如此,從日隆、小金、丹巴,乃至數日後的雅江、康定,座座像鑲在河谷或岩巔上的山城,人隨山川擺尾而動。

午餐是現點、現煮需要時間,Linda 叫我們隨意逛逛。於是為掩蓋肚子咕嚕叫的聲音,先借張木椅坐在大金河畔向陽光曝曬悠閒;和小蘭花攔截一群女同學合影,又幾個人跑去逛街,買了古代大宅門上敲門的青獅銜環,記得好像才20元,不過很重很重,我想有朝一日要是住了別墅,再來買對獅子好了,呵!呵!

回餐館菜還沒煮好,大伙坐下後,我又獨自溜出去。我往大小金川與大渡河交界地走去,那兒的橫跨大橋,是方才的來時路,走了段路,瞧這兒的學生們為求截徑,紛紛跨過拆建倒蹋的石牆,逕往封鎖的舊橋走去,我又望了望跨江橋還有些距離,忙折返回餐廳,很不好意思小蘭花已經跑出來找我了。大伙因前兩天的高山症,多數食不下嚥,於是這餐等於是補充口腹之慾,盤盤橫掃一空。

丹巴縣-岩巔上的城.jpg
(川西的高原上,一座座的城鎮隨水而建,一座座在山谷中,依著山傍著水.這是我們午餐的地方)

 

吃得滿足後,南下至大渡河畔,對望「梭坡鄉」著名的古碉樓群,對江而望可看到整座的全貎,拍攝碉樓群能顯出氣勢,所以我們沒有下溪谷再爬至對岸山腰,去撫觸石碉壁面。

「千碉古國:丹巴」是中國碉樓建築最多的地方,和我們隔江相對的梭坡則為丹巴碉樓最密集處,共有84座,我沒有細數這數字,因為我相信這數字。

大渡河灌溉的河谷利於梭坡聚落生根,沿山坡築起棟棟藏房,而擎天般的碉樓也錯落在民居間。為數最多的是四角方型碉,在梭坡也能找到八角碉。

丹巴所處的「大渡河」流域,因地理環境使然,自古以來是漢人與藏族的天然界線。在這西南的文化走廊上,民族文化的交匯雖默默地在輾轉的時光中沈積,卻也因歷史上大大小小不盡的槍刀交鋒、劍戟相架聲中,蘊育了碉樓建築文化。

碉樓的功能有泰半因戰事和防衛家園而生,肩負瞭望、預警、防禦、崗哨任務,或是作為立地界線、風水因素而建,也有如早上探訪的土司官寨碉樓。

舉凡因此而建的碉樓,多由亂石疊砌,卻又外牆平滑、高聳直立。細心的人還能注意到對岸有藏宅築成家碉模樣,是碉樓僅蓋成3、4樓高,如同普通藏族民居,不過因為真的具備日常起居的功用,每層樓的每面牆都留了方整窗戶,明顯和其他碉樓不同。

從漢至清所建的碉樓,雖經風雨飄搖、戰火襲虐,仍紮根深緊。我還是有些擔心,這應予以珍惜和保存的古建築,蘊含了歷史和文化的涵意,最怕人為的無知或輕視帶來的破壞,這比任何天災還要令人膽顫。

梭坡古碉群-山頂和山腰碉樓功能不同(防御,預警,寨碉,家碉,風水,界線..).jpg
(坡上及山頂上,一根根像柱子一樣樣的建築,就是雕樓)
梭坡古碉群-丹巴是中國古碉樓最多之處,為千碉古國.jpg
(這是梭坡鄉雕樓群)

梭坡古雕群-並排3棟雕樓,中間是8角樓,兩側為常見的4角.jpg
(這張照片當中有3棟雕樓,兩旁為常見的長柱形,中間較矮的為少見的8角星星狀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梅子 的頭像
    小梅子

    資深熟女的逆齡生活

    小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