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「沖古營地」騎馬回到山谷下的「農同壩」,瑪尼堆沿路十八相送。千年的瑪尼堆也有我的曾經祈福,我相信三座神山會知道到的。
農同壩依然喧雜,我們的五位師傅已等在那兒。告別馬兒、馬幫,吉普車隊如變形金剛再度合體,出發!
由「沖古營地」騎馬回到山谷下的「農同壩」,瑪尼堆沿路十八相送。千年的瑪尼堆也有我的曾經祈福,我相信三座神山會知道到的。
農同壩依然喧雜,我們的五位師傅已等在那兒。告別馬兒、馬幫,吉普車隊如變形金剛再度合體,出發!
第8天:2004/10/24
亞丁─珍珠海觀仙乃日峰 -- 杜鵑山谷─赤土河谷/夜遊貢嶺寺 (宿: 杜鵑山莊)
總共騎了兩小時的馬,來到三座神山圍繞的「洛絨牛場」。洛絨牛場是觀看「央邁勇峰」最棒的位置,同時也能清楚地觀見「夏諾多吉峰」。
人說:文殊菩薩的央邁勇峰,像位少女般純淨。
山谷低溫、風大,我們都穿著羽絨衣,Linda還半強迫我要套上她從新疆買的羊毛披肩,她認為我會為了愛美總是比別人少穿一件,在她一聲:「高山症,會感冒。」我乖乖讓披肩保護上半身,然後直覺自己像捨己為群的吳鳳。
馬隊整隊後,由「沖古營地」啟程,循朝覲神山小轉山之路,向「央邁勇峰」奮進。早上入亞丁村由「仙乃日峰」相隨護佑;下午則由「勞夏諾多吉峰」接手護航。
從「農同壩」的馬幫站,騎馬至晚上住的「沖古營地」,約需時一個小時。這半個時辰,沒有隨馬兒前行而搖動的鈴聲,有的是馬兒載著我們踩著朝聖之路的達達蹄聲;沒有焚香祝禱和頌經擊罄的梵聲,有的是無數的瑪尼堆千年堆疊起的無聲。
無聲更勝有聲,此時「仙乃日峰」與「夏諾多吉峰」,引導來人走向這佛教二十四聖地之一的三神山之地,賜予無聲的嘉勉。身處神山之中,無人高嘩大聲,除去高山症的禁忌,是對雪山的崇拜和敬畏。
每座山都有神,藏族人這樣相信著;亞丁的三座雪山的確是神山,歷史這樣記載著。
歷史有述,公元八世紀,「蓮花生大師」為亞丁三雪山開光命名,東邊的「夏諾多吉峰」是金剛手菩薩;西面的「仙乃日峰」為觀世音菩薩;南方的「央邁勇峰」則是文殊師利菩薩。這就是所謂的「念青貢嘎日松貢布」。
才剛駛離桑堆的紅草地,不過十分鐘便來到「稻城」。吉普車辛苦了近300公里,拐進加油站加油,我們是老遠望見河的對岸圍牆寫著:「中國香格里拉之魂,稻城亞丁歡迎您」,才知道彼岸的小鎮就是稻城市區。
(£四川稻城縣的亞丁,以中國的香格里拉之魂表態,這裏就是他們的香格里拉)
「香格里拉」,一個久遠久遠的傳說,位置在現在的青藏高原的某處雪域裏,隱藏著通往理想國度的秘密之道。1933年,英國作家詹姆士希頓James Hilton的名著「消失的地平線」問世,人們開始尋找那神秘的「香格里拉」。
「香格里拉」正名之爭,翻湧多年,喜瑪拉雅雪山周遭的國家和地區為此爭論不休。待雲南「中甸縣」更名「香格里拉縣」,自認為擁有符合「消失的地平線」一書中所述的四川稻城,以「中國香格里拉之魂」表態,靜待世人各自評分。
一場完全未在預定行程中的驚爆戲碼,一場藏族的傳統婚禮,讓我們原訂的午餐飯菜,已在餐廳廚房擱了好久。雖然有略為統計了一下,十個人裏面有九個人舉手,想在新郎家「吃藏族人家的辦桌」,但小賴說只要有一個人沒有同意,就得照原訂計劃去餐廳吃,這個時候「少數服從多數」不管用。
在「理塘」街上用完午餐,暫別G318川藏公路,穿過毛埡大草原,往南至「稻城」。
小梅子的冰箱留言板:因藏族傳統婚禮的照片太多,故分為上下兩篇,敬請慢慢欣賞!
車子拐進寺廟的路上,只見路旁圍滿了翹首的人潮,恍惚間會讓人誤以為這是星光大道,是不是該搖下車窗揮手,接受他們的夾道歡迎呢?我們在路的盡頭「長青春科爾寺」下車,才剛和小喇嘛打了照面,還沒走進寺裏,又被叫回車裏。
師傅載我們往回走,就在人潮前停了下來。小賴說,我們運氣真好,遇到藏民娶親,又剛好娶親的人家就在長青春科爾寺的路上,擇日不如撞日,讓我們一起入境隨俗,參加他們藏族的迎娶吧!
第6天:2004/10/22
雅江 c 卡子拉山 c 理塘─藏族婚禮 c 兔兒山─海子山─桑堆紅草灘 c 稻城 c 杜鵑山谷 (宿:杜鵑山莊)
昨天翻爬「高爾寺山」,著實讓大伙身心歷經大考驗,早餐時不免交談起尚未揮去的高山反應。
在高爾寺山啞口,我為了照相看美景,拼了命暫時壓抑高山症的不適,還像蝸牛散步一樣慢慢走到瑪尼堆,而有少部份伙伴則因已無力氣,難受地癱軟在車上而沒下車。
爬至高爾寺山至高點後,回到車上我如釋重負,因為身體缺氧而昏沈,終於可以閉眼睡覺。誰知過沒多久,小賴突然停車,瘋了似地大叫:「看到貢嘎山了,那裏!那裏!」他和師傅們歡喜躍動地跑到路邊的山坡上,直呼我們實在運氣太好了。
塔公啟程半小時後,漸漸接近攝影天地「新都橋」。我雖沒來過這裏,但當路肩兩排的白楊木完全汎黃,而下午3點的陽光打得葉片透著金光,還有草原、木橋、小河、羊群和座座的山,相信你也會猜到這是新都橋。
攝影最重要的條件是 "光",在光和影的世界裏,金黃的白楊隧道暫且隔離了紫外線,卻隔離不了喃喃的人語聲,包含藏族小朋友聽聞到有過客來到自己的村莊,欣喜著奔跑來迎賓的不絕笑聲。
天空韻朗的「塔公」,我的初次印象是,它的街道似乎昨天才剛剛緊急地蓋好,為了迎接今天來到的旅人。熱閙的商店街全部擴寬改建,房子很新很乾淨,還刻意保留了藏風,尤其門窗依舊用色鮮明,但沒有令人興奮。
午餐品嚐了超讚的犛牛肉乾加辣椒粉,小逛新街,穿過廣場至塔公寺。
據說「塔公寺」由來是始於唐朝合蕃政策。文成公主入藏後,松贊干布建了108座寺廟,其中最後一座就是塔公寺,功德圓滿。可能因漢藏聯親,塔公寺主殿也和惠遠寺均為漢藏合一的寺廟,只不過它的漢式青瓦歇山屋頂更表現淋漓,而惠遠寺則顯得秀氣平實。
門庭若市的朝拜者,供養的力量使得主殿的龍磐基座氣度輝煌。進入殿內是頌經修法的聖地,供奉釋伽牟尼佛,還有花教薩迦派大師像,四周則繪滿了數幅大型佛教故事的壁畫。
藏寺建築用色鮮豔、大膽對比,在晴朗的陽光下,不論有無陰影,均能呈現攝影美感的強烈效果。尤其蔚藍天空被一條條由主殿放射出去的經幡旗海分割,竟不破壞它的澄清,反倒如飛揚而起的天聽。
由八美到塔公約半時辰後,小賴把我們放在「塔公大草原」上,怕吃中飯太晚,他先去找家飯店點菜。
十月的塔公草原廣袤,沒有夏季的野花遍開,也不見七、八月熱閙的賽馬盛會,此時有的是周圍環繞的觀音、文殊、金剛手(和亞丁三神山相同哦!)和綠度母神山,以及較遠處雪白的「亞拉雪山」(二小時前剛見面)。
塔公寺旁的神山山坡上以瑪尼經旗插成大大小小的三角形旗陣,不知是否代表守護的神山或是象徵須彌山。
八美附近拐叉路入大草原,草原的那端映入長長一排的白塔,乍看恰似大地上的一串白色唸珠,這是此行我們造訪的首座藏傳佛教寺廟「惠遠寺」,也是我第一次身歷藏傳佛寺。
星列的白塔是惠遠寺的外圍牆,我們持謹慎嚴肅的心態步入,有位喇嘛從內院走出,他也成了我這輩子第一位親見的喇嘛,他很歡迎大家到寺裏來,而我們所站的地方是內圍牆的大門前,裏頭還有大殿。當然左右兩旁的轉經筒也是我的首見,初次的祈願,在轉動比人身還高的金銅色轉經筒中傳遞。
我抬頭看這內院大門,頗有怪異之感,沿途走來所見的藏房均重視陽台、打麥場的居家功能,也就是說他們的屋頂為平頂,能充份利用屋子的每一面;而惠遠寺的內院大門竟看到漢人常用的龍頭飛簷和青瓦斜山頂,它的下半部則仍為藏式風格。待進入內院,大殿矗立眼前,它也和大門同樣為漢藏混合的建築。回國後我特別上網查惠遠寺資料,的確如我所觀察,它是18世紀由清朝為七世達賴所建的寺廟,所以才會有漢藏混合建築吧!
我們吉普車車隊告別令人憐愛的小朋友後,見一座小小電站,在坡陡水急的危石坡下,叫「陡水岩電站」,在此車隊停車,一伙人下車看這像小小瀑布下的小小水電站和激流。東谷河約有30公里長的東谷溝,有著「天然盆景」的稱呼;過此水電站,東谷溝開始盆景處處開,隨時有驚喜的天然山谷美景出現,叫吉普車隊老是走走停停的。
秋天是東谷天然盆景最美的季節,它的特徵是由狹溝、深谷、激流、紅綠黃的秋彩林木、銀灰山岩鈎織的山重水複,溝內水氣潤澤,溝上白雲藍天,然後你任意在這長長的東谷溝裏畫框取景,或者連自己也框進景裏。
第5天:2004/10/21 丹巴 c 東谷盆景 c 惠遠寺 c 塔公─草原/塔公寺 c 高爾寺山、遠眺貢嘎山 c 雅江 (宿:雅江賓館)
一大早聽說我們前四天坐的中巴,已完成任務連夜駛回成都去了,哦!連拜拜都來不及說。早上來迎接我們的是昨天開了整天山路而來的五輛吉普車,分配好車次後,我和小蘭花、張簡大哥、翁大哥同車,開始名符其實且令人期待的吉普車之旅。
搭吉普車最大的好處是,遇到甲意的地方可以說停就停。而第一車更身負重責,眼光要銳利,判斷要快速,只要它一停,後面絕對跟著停車;若是後面的車臨時下車欣賞風景,前面的車會靠通訊對講機確認落隊情況,或在路邊停等。為了明示我們是集體車隊,師傅沿路閃車燈,不過本人倒覺得不甚重要,因為我們行駛川西高原上,車少、人少、同向單車道,幾乎不會被超車而亂了車隊,反而是我們自已超車現象特兇猛。
別了丹巴縣城,沿「東谷河」走S303線經八美鎮到塔公。行在丹巴縣城郊區路上,正是小學生上學時刻,這兒的小朋友相當有禮貎,當他們聽到車子提醒行人當心的喇叭聲,或看到吉普車隊開來,會馬上立正站在馬路旁舉手行禮,Linda 趕緊拿出鉛筆,在車子行駛中,迅速地隔空遞給他們。
我們再走一陣子,發覺所有的小孩均調教有方,不禁停下車來。小朋友圍在大哥哥大姊姊身邊,拿著我們隨身攜帶的零嘴和小文具,當然也在大伙的央求下,嚴肅而認真地行禮合照。
四川稻城亞丁十四天遊,都已經發表了四天的行程,到第16篇了,現在才將詳細的行程和路線列出。
最主要是這次旅程的重頭戲是吉普車之行。接下來,我們第五天開始由中型巴士換成吉普車,要在青藏高原的東側,準備走一段川藏公路南線,去看亞丁的三神山,和海螺溝的冰川。
四川14天行程如下――
第1天2004/10/17(日):台灣-香港(搭船至蛇口)-深圳(轉機)-四川成都-臥龍(宿:臥龍山莊)